新型PCB微钻结构特征分析

新型PCB微钻结构特征分析

图2 PCB微钻生产工艺流程

图3 PCB微钻整体结构形式

图4 磨槽砂轮参数

图5 两槽汇交

(2)单刃钻的特点

单刃钻是近年来应用最多的一种微钻,图6所示为斧型单刃钻,其特点如下:

①形状结构特点

斧型单刃钻的钻芯厚且结实,刚性加强,孔位好。横刃较短,轴向力小,下钻定心好,孔位好,不易断钻。第一后刀面较宽,耐磨性好,寿命长。折线刃起断屑作用,不易缠丝。PCB钻头一般需多次返磨,常规带Gas的钻头经一次返磨后横刃会增长(Gas消失)。而斧型单刃钻可多次返磨,横刃长短可保持返磨前后一致。

②三角形稳定结构

普通钻头属于二点支撑,而新型斧型钻属于三角形(三点)支撑,其侧面支撑一宽一窄。三角形支撑比较稳定,能减少摩擦,提高孔位置精度。截面斧头型结构主切削刃一侧结实,刚性好,钻头抗扭矩能力强,不易断刀。

③子母槽结构

主槽、副槽、子槽等多槽交汇结构。侧面多槽合一,排屑好,刚性好,孔位好,不易断刀。

另一种单刃单槽微钻定义为USESF(见图7)。图中两种钻尖形状的区别在于铲背(也称磨背)形式和铲背半径形式的不同。图7a中只有一条铲背且铲背半径前后大小一致;图7b中有两条铲背且铲背半径前大后小。USESF的特点是只有一条主切削刃、一条横刃、多个后刀面(3个以上)、一条长容屑槽,所有后刀面都交于钻尖。芯厚可以做得比较厚,提高孔位精度。相比两个横刃的常规钻头,钻削过程中可以减少轴向力,减少断钻率。同时排屑槽可以做得比较宽,避免排屑槽与孔壁间发生切屑堆积,减少切屑与孔壁间的相互刮擦,改善孔壁表面粗糙度。

图6 斧型单刃钻

设置三个以上的后刀面,可以提高单刃钻的刚性强度;而通过设置这三个以上的后刀面与加工平面之间的夹角,使得从第一后刀面开始各后刀面沿钻头旋转方向逐渐降低,避免了各后刀面对切削刃的干涉,降低了摩擦及损耗的可能。一条或两条铲背,铲背深度可前后一致或前大后小。如果是两条铲背,倒数第二个后刀面还可形成一副切削刃,可以在主切削刃磨损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削。

(a) (b)

图7 新型USESF的钻尖形状

(3)子母刃钻与多刃钻的特点

子母刃钻的钻尖形状如图8所示,包括一条主切削刃(母刃)、一条副切削刃(子刃)、一条主横刃、两个第一后刀面和两个第二后刀面。由一个第三后刀面切其中的两个后刀面形成一副横刃,加工时副横刃的位置要明显低于主横刃的位置,减少轴向力,后刀面逐渐降低,避免钻削过程中的干涉。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加工时在同一高度,排屑槽一长一短。

图8 子母刃钻的钻尖形状

如图9所示,多刃钻主要有三刃、四刃形式。三刃微钻包括三条主切削刃、三个支撑点、三条横刃、三条副切削刃、三个第一后刀面以及三个第二后刀面。在钻身上设有变芯厚的螺旋上升的三条容屑槽,容屑槽可以是变螺旋角的。这种新型钻头刚性好,排屑能力强,与孔壁摩擦小,孔位精度高,寿命长。

图9 多刃钻的钻尖形状

微型四刃钻头的底端形成钻端部,钻端部的中心形成钻尖;钻杆的外周形成四条分别沿钻杆轴向盘旋布置的容屑槽,四条容屑槽依序相间隔布置;在钻端部的侧边形成四个主切削刃,四个主切削刃依序环绕钻尖布置;钻端部上形成四个横刃,四个横刃依序环绕钻尖布置,且相交于钻尖。在钻端部的侧边形成四个主切削刃,钻头在钻孔时,在钻端部形成四个支撑点,增加钻头的平衡性,减少主切削刃的磨损;四条容屑槽可以增加排屑空间,且横刃的长度足够,可以增加芯厚,从而大大提高钻头的刚性,因此,在钻头钻孔过程中,可大大减少断钻现象的出现概率。

2微钻适用系列及钻尖的三维建模

不同类型特点的微钻都有最佳的直径应用系列(见表1),直径越小越适合做成单刃钻。图10为常规双刃微钻的钻尖三维建模流程图。常规双刃微钻的三维图形见图11。单槽、单刃、子母刃、多刃等微钻主要表现在钻尖形状不同,因此砂轮轮廓形状也不同。

表1 适用直径系列(mm)

图10 钻尖的建模流程

图11 钻尖模型

小结

本文介绍了PCB微钻的生产工艺流程,并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PCB微钻如单槽、单刃、子母刃、多刃等微钻的特点及建模流程进行了阐述。分析表明,新型微钻的刚性好,排屑能力强,与孔壁摩擦小,孔位精度高,寿命长,降低了断钻的几率,钻削性能大幅提升,满足了客户对PCB钻头的产品性能和品质的要求。

原载《工具技术》 作者:侯文峰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黄金推荐

正在阅读:口袋题库考研怎么样 口袋题库考研好用吗口袋题库考研怎么样 口袋题库考研好用吗
波德莱尔发来的旅行邀请
365体育管网登录网站

波德莱尔发来的旅行邀请

🕒 07-27 💰 6980
2017年磴口县气候影响评价
365bet官网哪里找

2017年磴口县气候影响评价

🕒 07-22 💰 3320